獲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學位,我深感榮幸與感謝,這是繼天主教輔仁大學名譽商學博士、臺北醫學大學名譽醫學博士之後,我所獲得的第三個名譽博士,這份榮耀,亦將是鞭策我的動力,期盼之後能與陽明交大共同攜手,創造社會共好。
國立陽明大學與國立交通大學於2021年2月1日合併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,陽明為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驅,紮實培育新世代醫牙藥護、生命科學、生醫工程、醫學人文等專業與尖端研究領域之優秀人才;而交大在電子、資通訊與管理、科學與工程等領域為台灣領導者,更是台灣生醫工程的前瞻研發基地。兩校合校之後的願景,是十年內成為亞洲「數位生醫」先驅,二十年後成為世界「智慧健康」新創基地。
一直以來,富邦集團力挺台灣醫療,這兩年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民眾健康與社會經濟,富邦集團不僅積極開創相應的產品與服務,更協助台灣地方政府及醫療院所抗疫,並人道救助海外國家,實踐正向關懷。截至目前,富邦金控及子公司(含基金會)已捐款逾3億元、富邦集團共計捐助抗疫基金及物資逾4.7億元。
此外,富邦金控也長期關注生技醫療,並於生醫產業進行策略性投資,以支持生技產業的育成與培植。近二十年來,富邦金控旗下包含富邦人壽、富邦產險及富邦金控創投等子公司於生醫產業的投資金額約156億元,並投資高科技業超過三仟億元。相信未來陽明交大與富邦會有更多合作,共同為台灣生技醫療產業貢獻力量。
我在1983年進入富邦集團工作,富邦集團在台灣深耕超過一甲子,從10人規模的產物保險公司起家,時至今日,集團版圖從金融逐步拓展到不動產、電信媒體、文創等領域,與台灣金融發展及民眾生活息息相關。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:富邦金控、台灣大哥大、富邦媒體科技(momo),分別在金融、電信及電子商務領域長期耕耘和投入,均是該領域的標竿領導企業。中華徵信所(CRIF)公布的2021年台灣100大集團調查指出,富邦集團以資產總額首破11兆元的成績,成為台灣大型企業集團排名第一。
其中,富邦金控長期以來提供民眾完整多元的金融產品與服務,持續在兩岸三地佈局,版圖更橫跨東南亞、東北亞、歐洲等地。除了連續13年蟬聯台灣金控業每股獲利(EPS)龍頭,同時已連續五年入選《財星(Fortune)》雜誌全球500大企業。
隨著事業體規模越大,富邦對於社會的責任也愈大。除了維持優異的經營績效,富邦更期望扮演永續的領航者,引領台灣企業提前因應世界低碳經濟的轉型浪潮。近年來,富邦金控積極透過串連跨領域資源,實踐永續經營的企業承諾,以低碳、數位、激勵、影響4大主軸ESG目標,結合各項科技,提供即時便利的金融服務。除了致力打造「生活即金融、金融即生活」的「數位生態圈」,亦期盼創造「ESG生活圈」變革。
富邦在永續經營方面更以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。富邦金控於今年9月底正式成為RE100(Renewable Energy 100)百分之百再生能源倡議的成員,並承諾至2040年富邦金控海內外全營運據點百分之百使用綠電,與國際標竿企業攜手共促全球零碳電網之加速實現。今年10月富邦金控更正式通過科學基礎減碳目標(SBT)審查,其中在投融資部位減碳目標設定覆蓋率逾五成,是亞洲覆蓋率最高的金融機構,展現全速奔向綠色的決心。
而富邦金控永續經營的成績也深獲國際肯定,除了道瓊永續指數評比得分持續成長,國際重大評比亦屢獲佳績,亦連續六年入選MSCI永續指數成分股,MSCI ESG評比獲得AA級評等(最高為AAA級);連續兩年獲CDP氣候變遷、供應鏈議合評比雙項A級榮譽;Sustainalytics評比位居全球保險業前三名、亞洲保險業第一名;機構投資者(Institutional Investor)2022年度全亞洲區類別最佳管理團隊「最受尊榮企業」(Most Honored Company)、「最佳執行長」等六項大獎,為唯一入榜全亞洲區類別的台灣金融業者。
「取之於社會,用之於社會」,是我父親─富邦集團故總裁暨創辦人蔡萬才先生生前念茲在茲的信念,他期許富邦成為「社會發電機」,企業要與社會共好。而我也深信,「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」,教育是最重要且須扎實深耕的基礎工程,期盼未來我們與陽明交大攜手共進,在生醫及培育人才方面,相輔相成,貢獻更多力量。
最後,再次感謝陽明交大對我的肯定,在獲得殊榮的此刻,我特別緬懷父親,也對母親、兄長、太太及家人們充滿感謝,他們給予我最大的支持力量。獲頒陽明交大的這份榮耀,將讓我邁出更堅定前進的步伐,為更美好的台灣與世界盡最大努力!